首页

00后踩踏

时间:2025-05-29 22:12:44 作者:国网新疆电力实现一项技术突破 促进电力系统建设加速 浏览量:35935

  中新网乌鲁木齐5月29日电 (王兴 张小军 张丽 谢平)记者29日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成功填补我国在750千伏线路带电零序互感测试领域的技术空白,为新疆电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按下“加速键”。

国网新疆电力成功完成全国首例750千伏电压等级线路带负荷零序互感阻抗测试,打破传统“全线停电检测”模式。王兴 摄

  据介绍,不久前,该公司在750千伏喀什—巴楚Ⅱ回补强工程现场,成功完成全国首例750千伏电压等级线路带负荷零序互感阻抗测试,打破传统“全线停电检测”模式,实现带电测试的重大技术跨越。此次突破提升了继电保护定值计算的精准度,避免线路停电,减少约90万千瓦时电量损失。

  在电网安全运行体系中,继电保护堪称守护电力系统的“急诊医生”。当短路、过载等异常状况出现时,它能迅速响应,精准“诊断”并及时切断故障,防止停电范围扩大,守护电力设备安全。而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则如同这位“急诊医生”的智慧大脑,工程师需依据电网结构、设备参数和运行规律,为每台继电保护装置量身定制“诊疗方案”,最大限度降低停电影响。然而,零序互感阻抗如同潜伏在系统中的“干扰因子”,当平行线路间存在零序互感阻抗时,故障信号会通过电磁感应误导相邻保护装置,导致“诊疗方案”失准。因此,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中,利用零序互感阻抗参数消除干扰,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

  过去,测量互感参数往往需要所有线路完全停电,这种传统方法不仅大幅增加电网运行风险,还面临停电操作难度大、部分薄弱地区无法实施等难题。为此,国网新疆电力自2021年起全力开展带负荷零序互感阻抗测试研究。经过两年攻关,2023年,完成110千伏、220千伏线路的带负荷零序互感阻抗测试,并迅速在全疆推广。但750千伏线路由于传输距离长、感应电压高,对测试系统的绝缘强度、抗干扰性能和功率输出能力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这项技术的突破一度成为行业难题。

  面对挑战,国网新疆电力组成专项攻关组。历时4个月,团队成功攻克大功率、强耐压、高精度等核心技术,研制出750千伏零序互感测试系统。通过3轮现场实地勘察、5次方案反复论证,最终选定喀什—巴楚Ⅱ回补强工程作为测试点,成功实现技术突破。经测算,若采用传统停电测试方式,喀什—巴楚两回线路同时停电需耗时约12小时,将造成90万千瓦时电量损失,相当于10万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量。

  此次测试的成功,标志着新疆电网实现全电压等级线路带负荷零序互感阻抗测试的全覆盖。未来,国网新疆电力将以此次突破为新起点,在后续新建的750千伏输电工程中全面推广该技术。同时,将系统总结各电压等级测试经验,形成标准化作业流程,推动这项创新技术更加规范、安全、高效开展,为新疆电网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理响中国】遵循“六个坚持”重大原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汉弗莱·莫西表达了对习近平主席“为了人民无私奉献”的感动与钦佩。他说:“习近平主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民生。从精准扶贫到全面小康,从教育改革到医疗保障,他所指引推动的政策切实回应了人民的需求,展现了对人民的深厚情怀和责任担当。”

(乡村行·看振兴)广西龙州:一朵黑木耳种出边民好“钱”景

无独有偶,韩国反垄断机构公平贸易委员会4月11日通报称,由于谷歌公司限制视频游戏制作商在谷歌以外的应用程序商店投放手机游戏产品,妨碍市场公平竞争,决定对谷歌处以421亿韩元罚款。

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副局长李健接受审查调查

一名外卖骑手告诉记者,自己的电动自行车是在线下购买,但使用的72V电池是在网上购买后自己安装的,车体没有经过改装,“48V、60V、72V都能直接放下。”

新业态“解锁”乡村松弛感 “Z世代”爱上Country walk

许雨舟是今年6月刚加入民盟的新盟员,作为《中国邮政报》上海记者站记者,他连续五年采访进博会,白天奋战在进博会现场采写,晚上及时高效提供素材。“我每天与新朋友相识,与老朋友相聚,成为这场盛会中的一颗‘小小螺丝钉’。作为民盟盟员,我要时刻牢记入盟初心,在自己本职岗位上发光发热。”许雨舟说。

宁夏青铜峡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致9人死亡、2人受伤

熊丙奇说,我国从2014年启动新高考改革,扩大了学生的学科选择权。本来,按照高考改革的要求,各中学要对学生进行生涯教育与选科指导,引导学生在高一时就要根据自己的学科兴趣与未来职业兴趣,确定初步的升学目标,能比较准确地定位报考什么大学、选什么专业,以及根据这一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高考科目组合。然而,不少中学并没有开展这方面的教育与指导,导致不少学生在填志愿选择大学和专业时没有明确目标,也不知道自己对什么专业感兴趣。在咨询时,考生和家长问得最多的问题往往只是“高考大概考多少分,可报考什么大学、专业,什么专业好”。针对这样的提问,那些能简单明了地给出可报什么专业不能报什么专业答案的“网红指导师”,很容易受到相当一部分家长的追捧,以为获得了明确的咨询结果,而且还很具有操作性。其实,这样的咨询看似面面俱到,实则也只是泛泛而谈,更不要说什么精准和个性化的指导了。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